TCG诺地卡将每周为大家普及一位北欧艺术家的生活及工作,使大家能更多的了解北欧相关的文化及艺术。这是该系列的第三篇。

在北欧作曲家中最著名的要属芬兰作曲家Jean Sibelius(让·西贝柳斯)。到今天,我们也能常常听到他的交响作品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里奏响。
Johan Julius Christian Sibelius (约翰·尤利乌斯·克里斯蒂安·西贝柳斯)(后来他把“约翰”改成了更时尚的法国名字“让”)于1865年出生在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自治领土的芬兰大公国。西贝柳斯的父亲去世时,西贝柳斯只有四岁,是他的婶婶朱莉娅开始了他的音乐启蒙,教他弹钢琴,并在他每次演奏错误时敲打他的手指提醒和纠正。所以不难想象,十岁的他会更喜欢拉他伯父佩尔送给他的小提琴。西贝柳斯很快就喜欢上了小提琴,并决定以此为职业。

尽管在小提琴上取得了一些成功,西贝柳斯却不得不在19世纪90年代初放弃它:
“我的悲剧在于,我曾想不惜一切代价成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并且从15岁起,我几乎从早到晚都在练琴。因为相比钢笔和墨水,我更喜欢优雅的小提琴弓,可很不幸,尽管我对小提琴的热爱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我不得不承认,当我刚开始为成为一名演奏大师并为从事这个苛刻的职业而进行训练时,我就痛苦地意识到这已经太迟了。
对他来说不幸但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他必须克服对“笔墨”的憎恨,开始创作。实际上他也从未失去对小提琴的热爱,他那美妙的《小提琴协奏曲》绝对是20世纪演奏次数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
作曲对西贝柳斯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第一篇现存作品早在1881年就已完成。1885年到1889年,他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来改名为西贝柳斯学院)念书时,他就开始学习作曲。1889年至1890年,他在柏林和维也纳继续学习作曲并在那里遇到了当时顶尖的欧洲作曲家们。也是在那里,他养成了终身烟酒的嗜好(只暂停了一段时间,因为过量的香槟和雪茄导致他在1908年至1914年期间患上了喉癌)。

1892年,他的第一首成功之作是“En Saga”。同许多“音调诗”和其他作品一样,灵感来自北欧和芬兰的传说。西贝柳斯还与一群宣扬芬兰文化,主张脱离俄罗斯帝国实行独立的艺术家群体关系密切,他1899年的音调诗《芬兰颂》就是这方面最为著名的。该曲是为抗议俄罗斯对芬兰日益增长的压制而创作的,它带有威胁性的铜管开场预示着芬兰人民反抗俄罗斯压迫的起义。18年后,芬兰的独立终于在俄国革命之后到来,西贝柳斯的音乐则被认为是在这个时期期帮助芬兰建立民族认同感的象征和存在。

西贝柳斯从小就热爱大自然。他的传记作者Tawaststjerna写道:
“即使以北欧人的标准来看,西贝柳斯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情绪表现的异常强烈:他会用望远镜去扫描大雁划过天空,又飞过冰湖的痕迹,会去听起重机刺耳的声音,更会去留意麻鹬回荡在略低于“艾诺娜“[西贝柳斯的家]旁沼泽地的哭声。他享受春天的花朵,就像他享受秋天的气味和颜色一样。”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在他所有的音乐中: 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灵感源自芬兰东部风景又全篇充满活力的《卡勒利亚组曲》。而在西贝柳斯所有的作品中,最能体现自然的一部,却是《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西贝柳斯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也没有为之演奏的管弦乐队。直到1915年4月的一天,他看到16只天鹅飞过他的房子,这才激励他写下了此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他将这一景象描述为“我一生中最伟大的经历之一!”这个“天鹅主题”几乎是一个又可笑又简单的小旋律,但西贝柳斯却在琴弦上掀起了一场风暴,奏响了这一乐章。注意,在下面推荐的这版录音中,大约一分钟的地方,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暗示了天鹅的主题,之后的几个小节,暴风雨般的弦乐退去,天鹅们(以法国号为代表)从黑云中出现。尽管西贝柳斯并没有将其完成,但被灵感击中的他在天鹅主题的基础上,用木管乐器又添加了另一个主题。实在是太辉煌了!

自然,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是西贝柳斯音乐的一部分。尤其是他后期的音乐作品,在结构上是“变幻的”。西贝柳斯的音乐往往始于一个单一的想法,然后有组织地进行和演变。虽然最初的想法可能会在音乐进程中丢失,但却不会有任何的中断。从遵循长期以来的所谓流行风格的创作,到对比多个不同主题的创作,是一个革新。因此,西贝柳斯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占据了双向地位,并且成为了浪漫派作曲家里的一位代表(我们能在他的音乐里听到像布鲁克纳和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作曲家的影子),同时,他也在积极地创新,他作曲的新方法给新生作曲家的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1927年到1957年西贝柳斯去世,他没有创作过任何重要的作品。我们知道,他开始了第八号交响曲的创作,但却从未完成,因为他并不满意(他早期的作品是很高的标准线),所以1945年,他烧毁了他所写的一切。
据说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看到了一群鹤。“他们来了,我年轻时代的鸟儿。”他正说着,一只鸟儿离开了族群,在“艾诺娜”上空盘旋了一会儿后和其他鸟儿一起继续了它的旅程。
—
推荐赏析:

西贝柳斯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作品82。Alexander Gibson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录制。

西贝柳斯其他大部分的主要作品都可以在这张由Leif Segerstam指挥的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出色的录音中找到。

文:Skjold Andreas Arendt
译:张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