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散落世间的繁星 都是曾经的梦想
The Stars Scattered In the World are All Past Dreams
艺术家|Artist 杨雪勇 Yang Xueyong
策展人丨Curator 崔付利 Cui Fuli
开幕丨Opening 2020.8.8(周六)3.pm
展期丨Duration 2020.8.8-2020.9.9
周日周一闭馆
地点丨Location
TCG 诺地卡国际艺术中心TCG Nordica International Arts Center
润城第二大道商1栋3层日新路与前兴路交叉口
F.3 -B.1 the Second Avenue of Rain Town, Kunming

1989年生于云南大理
研究生毕业于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其作品曾展出于今日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西安美术馆、南京金陵美术馆、重庆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院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馆、国家画院美术馆、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瑞士卢塞恩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曾经入围驻留项目2016年两岸四地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四川美术学院2014年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曾获2020年获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年度新锐艺术家奖”、2018年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大奖获“一等奖”、2018年天道.第四届八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获“二等奖”、2017年首届贝碧欧绘画创意大获“三等奖”、2017年四川美术美院油画系第24届年展获“二等奖”、2016年苏州博物馆全国素描作品大赛获“优秀奖”、2012年第六届云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等。


20*15 cm
综合绘画 2020

20*15 cm
综合绘画 2020

20*15 cm
综合绘画 2020

20*15 cm
综合绘画 2020

20*15 cm
综合绘画 2020
《这不是个梦想系列》创作感言
“彩票”在当下生活中每个街头巷尾社区都有,“彩票”在现实生活中的神话作用,一夜暴富改变命运的效益,致使大家趋之若鹜的沉迷于此。购买彩票的群体包括各种阶层及不同年纪和背景,但有一点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都希望低投资高收益,都希望自己一夜暴富从而改变命运,也相信自己可能就是那个“幸运儿”,致使有这种侥幸心态的大众,纷纷投下这种低风险、高回报行业,并而沉迷于此乐此不疲……
这不是个梦想系列作品一共有365张,采用传统写实手法结合实体“刮刮乐”彩票进行创作,在彩票上描绘象征品同时,保留了彩票中奖号码及彩票上的文字和中国祈福词语,用传统手绘写实的方式造成一种逼真视觉效果和误差,在作品图像呈现上也从早期单一象征财富和欲望的奢侈品、名车、手机电子产品、高档化妆品等,根据个体处境不同而“梦想”及“欲望”不同慢慢拓展和多元化,有房产证、护照、名牌大学通知书、结婚证、安全疫苗、进空药品、象牙、犀牛角、猴脑、灵丹妙药、春运火车票、再到医保社保卡、离婚证、食用油、健康身体心脏肾脏、生日蛋糕、锦鲤等形象,个人创作也会根据当下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来提炼创作,比如近期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大家所需物品如“口罩”“酒精”“双黄连”等物品….
这些图形物品都承载个体在现实欲望和梦想寄托,有些物品你想买但现实没有经济基础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有些物品虽然你家财万贯,但是现实中无处可觅无法实现….365张也可以代表个体365天任何一天的欲望及梦想,当这些图像放置一起集中呈现的时候,便是当下社会人们心里景观的集中呈现,也是当下社会中各种欲望、拜金、浮躁、侥幸、郁闷、无奈、希望、浮躁、畸形、投机等心态折射….也让人不经思考这真的是个梦想?还是这不是一个梦想?
杨雪勇 2020
策展人 崔付利评论
杨雪勇的《这不是个梦想》系以“刮刮乐彩票”为媒介创作的系列综合材料作品,作品内容多为高档奢侈品、高校通知书、结婚证等日常可见的形象。但在每个看似肆意、调侃的图像背后,映射着无数脆弱的个体所裹挟着的膨胀欲望,每一张“彩票”的背后,既是新消费主义社会的“众生相”,也是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生命个体。也许,观者会不自觉地将他的创作方式与艺术家的批判态度发生关联,我也不否认杨雪勇作品中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但我更关注的是,他作品潜在的真实、残酷和无奈,而且这种“欲望”也愈发变得“无公害”。 杨雪勇在创作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似乎既是梦想的参与者,又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审视者。既是主体,也是对象,他是造梦人,同样也是碎梦者,这也是“这不是个梦想”夹杂着的矛盾和暧昧。
崔付利 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现任职于四川传媒学院
2016年获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主要致力于当代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研究和展览策划。2017年获“常青藤计划”青年策展人奖,2019年入围“中国青年策展人奖”(Hyundai Blue Prize 2019)。曾策划“多维之境:首届重庆熙街道公共艺术节”、“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特别计划项目”、“追溯的痕迹:关于艺术生态、理想、立场的田野调查”、“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反繁殖—当态度成为形式”、“洞房计划艺术驻留项目”、“临时关系”、“挼普尔—何利平个展”、“三种消逝—李俊个人项目”等重要展览和在地性艺术项目。







